7月我市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情况
7月,我市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与上月相比,“13涨5平12降”, 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以下简称价格)涨幅明显,鸡蛋价格小幅上涨,粮油、蔬菜价格保持稳定。
一、农副产品价格总体情况
1. 猪肉价格涨势明显。自5月猪肉价格出现21.75元/斤的低点后,连续2个月呈上涨趋势。7月,猪肉价格25.68元/斤,较上月上涨3.75元/斤,环比上涨17.10%,环比涨幅达到年初以来最大值。推动猪肉价格一定程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供应量小于需求量的局面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供需关系偏紧。目前,我国只保留俄罗斯猪肉进口通道,猪肉进口数量大幅减少;生猪养殖户看涨猪肉价格,压栏惜售心理浓厚,生猪出栏量减少且价格高,生猪价格16.07元/斤,较上月增长9.69%;南方水灾对生猪调运带来很大影响。
牛羊肉价格小幅下降。牛肉价格36.63元/斤,羊肉价格38.64元/斤,较上月每斤分别下降0.23元和0.84元,环比分别下降0.62%和2.13%。
2.鸡蛋价格止跌回升。7月,鸡蛋平均价格2.86元/斤,环比上涨1.78%。前半月鸡蛋价格仍维持在2元时代,下半月鸡蛋价格逐渐攀升,月末价格3.34元/斤,较月初上涨了21.89%。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鸡蛋价格较低,饲料价格却不断上涨,致使养鸡户淘汰产蛋鸡数量以维持成本,存栏鸡数量有所减少;二是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使鸡蛋存储期缩短,坏蛋率上升,同时母鸡进入歇伏期,产蛋率有所下降;三是受汛期影响,南方鸡蛋价格高于北方,导致部分蛋源南调。四是居高不下的猪价及夏季清淡饮食的偏好使民众加大了对鸡蛋的需求。
3.蔬菜价格小幅下降。全月重点监测的16种蔬菜价格“8涨8降”,平均价格为2.00元/斤,较上月下降0.20元/斤,环比下降10%。其中,季节性蔬菜大量上市,明显下拉整体价格,芸豆、茄子、油菜等降幅均在30%左右,其余8种蔬菜价格平均涨幅约为18%,涨幅较明显的蔬菜有芹菜、菠菜和大白菜,每斤较上月分别上涨0.63元、0.44元和0.32元。
4.粮油价格始终保持稳定。大米、面粉价格连续5个月持平,大米价格2.66元/斤,面粉价格2.46元/斤;大豆价格连续3个月保持3.20元/斤,桶装豆油价格53.00元/5L,较上月上涨0.01元/5L,环比微涨0.02%,基本与上月持平。
二、防疫用品药品价格
从监测的40种防疫用品药品来看,夏季入伏后气温不断升高,影响市民佩戴口罩出行的意愿,口罩销售价格及出售量均呈下降趋势,医用口罩单片售价1.00元/片,较上月下降0.50元/片,受大连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小范围反弹案例影响,部分药店小量开始口罩备货,一般在200片左右。
三、价格走势预测
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食品仍然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畜肉、蛋类、水产品价格与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从我市看,食品CPI中的主要拉动力仍是猪肉CPI,预计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趋缓。
从农副产品价格看:猪肉价格有望小幅回落。一是8月有两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一定程度上扩大猪肉供给量;二是市场猪肉消费较差,受暑假尚未结束、气温持续偏高等因素影响,百姓购买意愿不活跃;三是生猪出栏量逐步增加,持续压栏的成本较高,出栏积极性也将逐步显现。
粮油价格保持稳定,我市粮油供应始终保持品质优良、货源充足,完全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粮油需求,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鸡蛋价格继续看涨,产蛋量减少,饲养成本增加,中秋节备货需求量扩大。蔬菜价格仍延续低价运行,主要是菜品长势旺盛,本地蔬菜大量上市造成价格进一步下降。
从防疫药品用品价格看:口罩、消毒用品、抗病毒等药品用品供给充足,价格平稳。
